负分数是数学中用于表示小于零的数值,其核心定义和性质如下:
基本定义
负分数由负号和正分数组成,例如$-frac{1}{2}$、$-frac{3}{4}$等。其分子为负数,分母为正数,表示在数轴上位于零左侧的数值。
数值特征
- 绝对值越大,数值越小(如$-frac{3}{4} < -frac{1}{2}$);
- 可以表示为负有限小数或负无限循环小数(如$-frac{1}{3} = -0.overline{3}$)。
运算规则
- 加减法:先确定符号,再按正分数规则运算(如$-frac{1}{2} + frac{1}{4} = -frac{1}{4}$);
- 减法转化为加法:$a - b = a + (-b)$;
-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零(如$-frac{3}{4} + frac{3}{4} = 0$)。
实际应用
常见于金融(如负利率)、科学(如温度下降)、经济(如亏损)等领域,用于描述反向变化或减少的量。
易错点辨析
需注意约分后的数(如$-frac{4}{2} = -2$)虽数值相等,但形式不同,仍属于负分数。
综上,负分数通过符号和分数结构明确表示负值,运算规则与正分数一致,广泛应用于实际场景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