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西坝现今常用“邛劳饿虾” 的样子,说人吃相不好看,应源于此词。
但《说文解字》,《康熙字典》又有另外解释了,主要是挖掘“邛”字来源。
1、 故地名。邛地在今山东济阴县,菏泽古称。按汉书外戚侯表,邛城属济阴,此说来自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2、中国古州名。秦置临邛县,南朝梁改置邛州。唐初治所在依政。今邛崃东南的冉义牟礼一带,唐显庆年间移治临邛(今邛崃),称邛州。
3、山名。即邛崃山脉,在四川省荥经县西。
依据以上解释,最早的邛字起源在山东省,中途断史了,现今一般指邛崃以南一带广大地区。
二
邛字出处清楚了,我们再来说这个消失的古邛人部落吧。
古邛人是我国西南少见的独特古老的民族之一。
古邛人消失了,怎么消失,多年来成为考古学界大谜团。
新时期以来,考古界终于有了进展,传来西南众多大石墓发掘消息。专家认可是古邛人部落墓葬形式。
两百余座大石墓,按每座墓葬八九十人计算,入葬人数应在两万人左右,与凉山地区其它古代民族遗留墓葬比,邛人算是最大民族,还有许多未启被发现的不算。
从大石墓的分布与它的文化看,与古文献记载的邛人很
吻合。与西昌古称“邛都”,今天的邛海吻合,与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记载:“自滇以北,君长以十数,邛都最大,此皆椎髻,耕田有邑聚。”吻合。
大石墓群的发掘,证实古邛人曾经控制安宁河流域一带,包括今天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。
一九七四年,四川省考古队在凉山州冕宁至米易一带考古调查,在安宁河流域发现许多由大石头堆成的墓葬群,在清理墓室的过程中,印证了“大石墓”葬属于史书中记载的神秘“邛人”。
邛人留下的巨石堆砌的墓,是邛人少有的遗物,全世界墓葬史绝无仅有。
现在邛崃市里的文君井,应当是古邛人留下的井,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年不可能挖井酿酒,一定是取旧井之水。
也说明古邛人管辖之地到了临邛,或往东北超越邛崃,因古临邛在依政县,今天的冉义牟礼一带。
三
最后我们说说邛崃。
这自然是指今日邛崃市的。再深一层解释,邛崃是邛人和崃山的合称,当然也因出现邛人才有邛崃山脉的称呼,邛人在前。
查历史,邛崃最早置临邛。其实这个名字非常准确,就是靠近邛人的意思,说明是邛人的边界,也说明邛人往南退了。
在邛崃市西南数百里,才是西昌市,即古时的邛都,亦即“筇竹”。
这样看来,古邛人的消失退走,应是很早,估计在秦之前吧。
今天的邛崃置于萧梁时期,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所建,治所在依政县(邛崃市牟礼冉义间的永丰村)。
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 ,邛崃地入西魏,辖蒲阳、临邛、蒲原、蒙山四郡。北周沿旧治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撤销邛州所辖的四郡,邛州名称不变,仍治依政县,下辖依政、临邛(邛崃市临邛镇)、蒲江(蒲江县鹤山镇)、临溪(蒲江县西崃乡)四县。大业三年(607年),为临邛郡,唐为邛州。
其后邛崃辖地变化也很大,不是本文述说的内容了。
也许我说的有错,也未说清,关心古地名历史渊源的有识之士,同仁们来补充吧。
2017.10.15.朝阳区北土城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